如今的中國,環境惡化已經成為我們面臨的s*要問題,就污染物來講,主要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PM2.5,業內人士將這三種污染物稱作環保問題的“三座大山”,這樣的綽號,也足以看出其治理的難度之大。而如是的污染物的主要污染源是在于對于燃煤、生物質和成品油等傳統能源的過度使用,這不得不倒逼我國對于新能源的開發和應用,現如今太陽能風能等行業通過多年的發展都已經布局多級市場,而對于地熱能的利用也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進步開辟出了一片新的天地,尤其是地源熱泵的行業拓局,這對于整個環境的改善也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拒絕爆炸式發展地源熱泵行業理性前行
中國的地源熱泵市場,有過一段時間是爆炸式發展,這兩年已經趨于理性。處于爆發式發展的時代,只是有好處,沒有說壞處,而這兩年則有很多不成功的案例,而通過不成功的案例,行業也可以獲知存在的一些問題,不斷的去完善,朝著理性的方向發展。
但是,現在地方對于地源熱泵的推廣也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從政策層面到市場方面都有著力道不足的現象,就拿天津為例,天津市國土房管局地熱處處長侯福志曾談到天津的地源熱泵行業發展存在這樣三個問題:
一、尚未出臺鼓勵的政策,這在政府正在調整。
二、還沒有形成市場監督機制,雖然淺層地熱能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天津市國土局,市建交委、水務局也是領導小組成員單位,但是由于種種原因,也由于歷史原因淺層地熱能的監管工作還不能到位,實事求是地熱能的施工單位也是魚龍混雜,市場準入機制也不完善,施工質量參差不齊,而且確實有失敗的案例,所以今后我們應該加強這方面的監管。
三、就是推廣工作利用不夠,作為管理部門我們有直接的責任。天津市到2012年利用面積是575萬平米,這是不完全統計,實際上估算大約得1000萬平米。到2015年我們預計將達到2000萬平米,還有三年的時間,任務是相當艱巨的。
就國家層面上來講,也是存在很多積極的推動因素的,今年1月10日國家能源局、財政部、國土資源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出臺了指導意見,這里面有指導原則就是政府引導、市場推動、因地制宜、加強監管,增加可再生能源供應、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大力推進地熱能技術進步,積極培育地熱能開發利用市場,按照技術先進、環境友好、經濟可行的總體要求,全面促進地熱能源的資源合理利用。
在十二五期間,全國地熱供暖面積達到5億平方米,另外地熱發電10萬千瓦,地熱年利用兩達到2000萬噸標準,形成地熱開發利用技術、關鍵設備制造、產業服務等比較完整的產業體系。
推廣地源熱泵仍將因地制宜
任何行業的發展都講究因地制宜,不同的地域發展的策略和市場廣度是不同的,尤其是對地域要求很高的能源行業,地源熱泵行業也不例外。人民日報曾經以“南方究竟有多冷?”做出過一期調查,調查取樣包括南昌、長沙、武漢等一些城市。結果是室外是1度,室內是4度,長沙是室外是3度,室內是8度。這對于百姓來講,是非常不舒服的。
據當代節能置業有限公司總工陳音談到:當代節能置業在南昌開發過項目,每平方米采暖費用5元錢,老百姓用了非常舒適,而且能夠保證能源開支,也請各位專家呼吁一下,因為地源熱泵集中供暖電費是按照公建來收費的,這個很不合理,自己家里裝空調就是居民用電,但是家家戶戶變成更高效的熱泵系統就是公建標準,從五毛錢變成了八毛錢,但是運行起來是比較吃虧的。
哈爾濱工業大學市政環境工程學院馬z*良教授指出,對于地源熱泵的推廣,我們一定要尊重科學、嚴格論證,因地制宜地制定科學、高效的系統應用方案。這個問題雖然是老生常談,但還有必要強調它。世界各國熱泵的發展都是依賴本國的國情、地理位置、能源政策和人的意識等諸多因素,這對我國各地區熱泵的發展有很好的借鑒作用。因此,今后推廣地源熱泵要充分考慮中國的國情、氣候條件、能源結構、能源比價、人民的生活水平和政府政策等。而不是只用外國熱泵系統在中國套用,要根源于本土,因地制宜的應用它,發展它。
因為氣候和一些相關的原因,在北方和南方使用的地源熱泵機組也肯定有所差異,生產廠家完全可以根據不同地域的實際情況,做出更多的相應的配套生產。例如,北方的地埋管和南方的地埋管的出水溫度相差很大,而北方的出水溫度比南方的低很多,因此,蒸發溫度就要提高,所配的地源熱泵機組容量就應該有所區別。
“另外,我國南方地區的地表水資源豐富,適合于發展地表水源熱泵。如果確實需要采用地埋管地源熱泵,在設計、安裝時應該要按照冬天的采暖負荷來設計,不要按照夏天的負荷來設計,否則會增加很多的地埋管數量。實質上熱泵冬天的供暖才是z*重要的。南方有些地區如果適合采用空氣源熱泵就不應該再去采用地源熱泵,畢竟空氣源熱泵的造價更低,極端的氣候出現的頻率是不多的,在大部分的時間內性能也可以。此外,需注意的是南方供暖也不能忽略空氣源熱泵的除霜問題。還有的地方可適當的發展燃氣熱泵應用,總之,因地制宜的推廣和使用熱泵,才能發揮出熱泵的z*大效益。”

網友評論
條評論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