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設備是由制冷機、冷疑器、蒸發器、膨脹閥以及許多設備附件所組成的相互聯系而又相互影響的復雜系統。 因此一旦制冷設備出現了故障,不應把注意力僅僅集中在某一個局部上,而是要對整個系統進行 全面檢查和綜合分析。 這就需要實踐經儉的積累和理論的指導。 操作人員通過長期實踐的總結,摸索出不少 檢查故障的經驗,歸納成“一聽,二摸,三看,四分析”一整套基本方法。
“一聽”:聽壓縮機、膨脹閥等設備在運行中的聲音是否止常;
“二摸":摸系統中有關部件及管道連接處的冷熱變化情況,摸壓縮機的冷熱情況和振動情況;
“三看“:看運行中高低壓力值的大小、油壓的大小、水壓的大小。壓差繼電器、溫度繼電器、壓力繼電器的調定值的大小價。看油位、液位的高低,看蒸發器、回氣管和輸液管上的結霜、凝露情況;
“四分析":運用制冷設備工作的有關理論,對現象進行分析、判斷,找到產生故停的原因,并有的放矢地去排除。
一、機組正常運行的標志
當制冷機啟動以后,首先應知道制冷系統運行是否正常。下面就運行正常的內容和標志作簡要介紹:
1、冷凝器冷卻水應足夠,水壓應滿足0.12MPa以上,水溫不能太高。 對螺桿式制冷機組,油泵壓力表讀數應比排氣壓力高0.15~0.3MPa。
2、油溫在任何情況下,氟制冷機不超過70℃,最低不低干30℃。正常運行情況下,潤滑油不應起泡沫(氟制冷機除外)。
3、制冷機的排氣溫度R22不超過125℃,過高排氣溫度進一步上升就與冷凍油的閃點(160℃)相及極小,這對設備是不利的。所以從使用角度出發,排氣溫度不能太高,太高時應停機查明原因。制冷形式不同,對溫度的要求也應不同,如在空調工況下工作的制冷機,排氣溫度就比標準工況下工作的制冷機高,這都是正常的。
4、冷凝壓力的高低。主要是根據水源情況,冷凝器結構形式及使用制冷劑所確定。一般情況下,水冷式冷凝器,R22和氨不超過1.8MPa另外,在剛開機時,由于冷凝器負荷較大,壓力在較短時間內高一些也是正常的。
5、貯液器液面不低于液面指示計的三分之一,曲軸箱油面不低于指示窗的水平中心線(如果是兩塊油面指示窗,其油而應在兩塊玻璃中心線之間)。
6、氟油分離器自動回油管,應時冷時熱為正常,冷熱周期為1h左右。液體管道的過濾器前后不應有明顯的溫差。更不能出現結霜情況,否則就是已堵塞。氟制冷機應平邊涼、干邊熱。氟系統各接頭不應滲油,滲油說明漏氟。
7、運行中手觸臥式冷凝器時,應上部熱下部涼,冷熱交界處為制冷劑液面,油分離器也是上部熱,下部不太熱,冷熱交界處為油面或液面。制冷機安全閥或旁通閥摸低壓一端應發涼,若不涼就說明高低壓串氣。
8、運行中蒸汽壓力與吸氣壓力應近似,高壓端的排氣壓力與冷凝壓力、貯液器壓力相近,如不相近就不正常。
9、在一定的水流量下,冷卻水進出應有溫差,如沒有溫差或溫差極微,說明熱交換設備傳熱面有污垢,需停機清洗。
10、制冷機本身應是密封的,不得滲漏制冷劑和潤滑油。對于軸封,標準產冷量為12.6×1000 kJ/h時,軸封允許有微量滲油,標準產冷量>12.6×1000 kJ/h的制冷機不許有多于每小時10滴的漏油現象,氟制冷機軸封不許有滴油。
11、膨脹閥閥體結霜或結露均勻,但進口處不能出現濃厚結霜。流經過膨脹閥時,只能聽到沉悶的微小聲。
12、系統中各壓力表指針應相對的穩定,溫度計指示正確。
二、壓縮機的故障分析
制冷機啟動不起來,其原因不外乎兩個方面:即電動機故障和制冷機機械故障,現分述如下。
1、首先檢查主電路,電源是否有電?保險絲是否被燒?開關觸頭接觸是否良好?是否缺相運行?當三相電源被燒壞一相后,電動機也能轉動,但聲音反常,轉速也會減慢。發現這種情況應立即停機,否則容易燒電動機。
2、若電源電壓太低,啟動后電動機聲音也會不正常。電壓應不低干額定電壓的90%,否則電動機的額定功率明顯下降,無法拖動壓縮機;當輸人線路允許的電流較小,不能滿足電動機需要,電動機同樣拖不動壓縮機。
3、應檢查壓差繼電器、高低壓繼電器。因為壓差繼電器和高低壓繼電器都是制冷機安全運行所采取的繼電保護, 當制冷機油壓(高壓和低壓)不正常時,均可使制冷機停止運行。查壓力繼電器的觸頭是否斷開,井檢查是否因高壓調定值太小,或低壓調定值過大而造成繼電器斷開,另外,系統中有閥門沒有打開,也會引起壓力繼電器斷開。查壓差繼電器觸頭是否斷開,若油壓建立不起來,會使該觸頭斷開。啟動時沒按復位按鈕,該觸頭處于自鎖的斷開狀態下,繼電器工作一次后需隔5min才能復位,若在5min內,則因加熱元件仍使觸頭處于斷開狀態,故無法啟動。
網友評論
條評論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