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液態冷媒轉移
這是對卡死或機械磨損z*通常的原因(見技術公報NO.10)。壓縮機停機期間,這種轉移總會發生,因為壓縮機是系統內的z*冷的地方。冷凍油與或多或少的冷媒根據壓力與溫度關系以及冷媒、冷凍油的性質互相混合。這樣,油位就上升。油內冷媒超過飽和,液態冷媒就沉到殼體z*下部,因為冷媒與油、冷媒混合物相比較,密度較大。在壓縮機起動時,油泵不僅僅抽油,而且抽出液態冷媒,或是油/冷媒混合物,后二不是一種良好的潤滑劑,因而形成機械部件的卡住或磨損。發生這種故障時,可以發現液體冷媒界位線。壓縮機卡死時,電機繞組浸在液體內,因此過載保護器不會跳開。結果油在表面發生炭化,在殼體表面或是機械部件表面上表現出來。
為避免此類問題,建議如下:
— 確保回氣過熱度,使在任何運轉工況下不可能形成異常冷卻或安裝一個吸氣管儲液器。
— 使用曲軸箱加熱器,確保壓縮機比系統內其他部件的溫度為高。
(2) 缺油
壓縮機留有50%的原始加油量,即認為是缺油故障。根據許多壓縮機的分解,發現油可能由于短時間內的起泡而被吸出壓縮機(特別是短管路系統)。這些油再回到壓縮機需要較長的時間,因而引起壓縮機磨損。這種現象也可以解釋有些分解壓縮機的油位超過50%,但比原始油量少,它也出現問題。
(3) 起泡
起泡現象已經解釋過了,它表示潤滑壓縮機的油不夠。除此之外,油/冷媒混合物又不是良好的潤滑劑。因此機械磨損,有時是活塞/曲軸磨損在分解壓縮機時被發現。
注:起泡現象一般在壓縮機非常低的噪聲情況下發生。因為泡沫在壓縮機內部和周圍起到一個聲屏障的作用。
(4) 回液
起初,很難建立壓縮機卡死和回液之間的關系。液態冷媒處于氣缸中的前部位置。液擊是試圖增壓液體造成的結果。當活塞處于壓縮周期的終點時:會產生存在過量的油(泡沫狀態)或過量的液態冷媒(很少可能)。
其后果如下:
— 吸氣閥的破損
— 墊片破損
— 潤滑不良引起卡死
— 多種損壞的組合
注:回液也會發生在排氣側(高壓側),它是由于液態冷媒轉移到壓縮機高壓側,直到排氣閥片而形成的。回液能立即形成壓縮機軸承負載,活塞等的負載瞬間增大,因此油膜破壞。在大冷量壓縮機(三相電機)中,連桿由于巨大的載荷而斷裂。其次,斷裂閥片的一部分會沖入系統/壓縮機內,形成其后全部故障中的一部分,或使壓縮機卡死。
(5) 清潔度
如果微小粒子或粘性粒子附在運動零件上,即會形成壓縮機卡死或部件的顯著磨損。因此,建議一定要保證系統內任何裝配部件以及管路準備的清潔度。特別是部件的打磨(管路、蒸發器)和清刷都很可能引起這類故障。
IV 壓縮機運轉時內部存在空氣
此類故障約占全部故障5%。壓縮機或長或短時間內暴露于或多或少溫度的大氣中,會形成壓縮機吸入空氣,以后會使壓縮機機械或是電器磨損。這種吸入空氣原因是由于吸氣管路滲漏,系統沒有低壓控制表和冷卻室內無溫度報警。
其后果很容易引起壓縮機損壞:
— 油的變質
— 馬達和閥片過熱
— 壓縮機內其他部件(油和/或馬達)的逐漸損壞
當系統含有空氣,與純冷媒相比,排氣壓力增高,使排氣溫度超出壓縮機設計許可溫度。因而當流過排氣閥片時油霧炭化,并在閥座上結炭,破壞閥片密封性能。雖然油是經過壓縮機潤滑認證的,這種現象還是加速進行。因為油對濕度特別敏感。由于部件和材料對濕度也很敏感,電機絕緣很易被損壞,并且使電機繞組溫度超過z*大允許值。所有上述故障都是濕度侵入和溫度太高的結果。
V 內部泄漏
此類故障約占全部故障8%
主要根源如下:
— 閥片或墊片破裂
— 內排氣管破裂
— 閥座上有外來雜質
(1) 閥片或墊片破裂
除去可能存在的z*終裝配問題以外,大多數情況下這是早先說明的回液的結果。墊片破裂可能是系統回路堵塞而形成,使壓力(或與吸氣壓力的壓差)過大。回液是氣缸內有油或液態冷媒結果,或是由于起泡而引起的,或是由于從冷凝器到壓縮機液態冷媒轉移而引起的。另一可能性是在氣缸內早先循環時的冷媒發生凝結(對很冷的壓縮機)。見技術公報NO.10
(2) 內排氣管斷裂
低壓壓縮機(殼體內低壓)中內排氣管設計或使排氣消聲器與壓縮機殼體相連接。并且該內排氣管也是壓縮機內部懸掛系統中的一部分,這意味著在運輸和裝卸過程中以及壓縮機每次開/停中處于受應力狀態。野蠻運輸/裝卸情況會造成內部排氣管斷裂。每小時的過多開/停(大于10次/時)而且停車時間很短會在內排氣管與壓縮機殼體連接處發生損壞和斷裂。有時發現內排氣管與懸掛彈簧會一起斷裂。
(3) 閥座上有外來雜質
任何進入氣缸的雜質z*后都到達閥座上。其結果是閥片閥座接觸面不能密封,進而形成高低壓之間的旁通路。再說一句,為防止此類問題,回路/部件的清潔度是非常重要的。
VI 其他故障
可能發生的其他故障約占全部故障的12%,其中每一種故障則小于全部故障的2%。
z*經常發生的如下:
(1) 噪聲
僅是噪聲過大或是振動過大才認為是此類故障。有些是經過若干周/月運轉后才發生噪聲過大。許多原因可以解釋此類故障,譬如由于液態冷媒存在下運行,機械部件的過度磨損或運輸/裝卸狀態(例如損傷內排氣管)。
(2) 壓縮機不起動
RSIR(小型壓縮機)或PSC(空調壓縮機)都會遇到此類故障。
上述二種壓縮機的馬達對起動時或壓差起動時供電電壓都很敏感。也有可能會發現由于運輸/裝卸情況造成的電機定轉子氣隙偏差。
(3) 壓縮機運轉而無排氣
經過意外傷害/野蠻裝卸的壓縮機會產生運輸而無排氣,和外部損傷。只有分解分析后才能得出結論。
(4) 壓縮機使供電極與地導通
除上面已經解釋的原因外,這類壓縮機可能是接線柱之間存在金屬異物所致(見真空狀態下起動)。
VII 無故障
很奇怪,20%壓縮機經分解后發現“完好”。
至今還不能提供充分的解釋,只有幾個推測可用來了解此類現象:
— 起動時電壓太低或電壓降太大
— 電器部件故障
— 起動時閥座上有外來雜質,后來卻沒有了
網友評論
條評論
最新評論